三国演义挥泪斩马谡好词佳句

1.三国演义中的好词好句好段 1、昨朝沮授军中失,今日田丰狱内亡。 河北栋梁皆折断,本初焉不丧家邦!——后世对田丰的评价2、纵有埋伏,有何惧哉!——关羽麦城突围时3、自古以来,有兴…

1.三国演义中的好词好句好段

1、昨朝沮授军中失,今日田丰狱内亡。

河北栋梁皆折断,本初焉不丧家邦!——后世对田丰的评价2、纵有埋伏,有何惧哉!——关羽麦城突围时3、自古以来,有兴必有废,有盛必有衰,岂有不亡之国、不败之家乎?汉室相传四百余年,延至陛下,气数已尽,宜早退避,不可迟疑;迟则生变矣——王朗对帝语4、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许劭对曹操语5、子龙一身都是胆也!——刘备对诸葛亮语6、子龙身故,国家损一栋梁,吾去一臂也!诸葛亮语7、追欢作乐笑颜开,不念危亡半点哀。快乐异乡忘故国,方知后主是庸才后世对刘禅的评价8、壮士功名尚未成,呜呼久不遇阳春!君不见东海者叟辞荆榛,后车遂与文王亲;八百诸侯不期会,白鱼入舟涉孟津;牧野一战血流杵,鹰扬伟烈冠武臣。

又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楫芒砀隆准公;高谈王霸惊人耳,辍洗延坐钦英风;东下齐城七十二,天下无人能继踪。二人功迹尚如此,至今谁肯论英雄?——途经卧龙冈,某人唱9、吾折长子、爱侄,俱无深痛;独号泣典韦也!——曹操对众将语10、吾庄后有一桃园,花开正盛;明日当于园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结为兄弟,协力同心,然后可图大事——张飞对玄德、云长语11、袁将军外宽而内忌,不念忠诚。

若胜而喜,犹能赦我;今战败则羞,吾不望生矣——田丰对狱吏语12、愿陛下将息龙体!臣等尽施犬马之劳,以报陛下知遇之恩也诸葛亮语13、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周瑜唱14、治病须分内外科,世间妙艺苦无多。

神威罕及惟关将,圣手能医说华佗后世对华佗的评价15、周郎妙计安天下,陪了夫人又折兵!16、吾自出茅庐以来,遍求贤者,欲传授平生之学,恨未得其人。今遇伯约,吾愿足矣诸葛亮对姜维语17、昔日东吴大事,全任周郎;后鲁子敬代之;子敬亡后,决于吕子明;今子明虽丧,现有陆伯言在荆州。

此人名虽儒生,实有雄才,大略,以臣论之,不在周郎之下;前破关公,其谋皆出于伯言。主上若能用之,破蜀必矣。

如或有失,臣愿与同罪——阚泽对孙权语18、昔年救主在当阳,今日飞身向大江。船上吴兵皆胆裂,子龙英勇世无双!——后世对赵子龙的评价1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名言20、昔日战长坂,威风犹未减。

突阵显英雄,被围施勇敢。鬼哭与神号,天惊并地惨。

常山赵子龙,一身都是胆!——后世对赵子龙的评价21、昔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今四方分争,兵戈方始,若复废法,何以讨贼耶?合当斩之——关于挥泪斩马谡一事,诸葛亮语22、先生若不出山,如苍生何也?——刘备三顾茅庐谓孔明语23、先主命内侍扶起孔明,一手掩泪,一手执其手,曰:“朕今死矣,有心腹之言相告!”孔明曰:“有何圣谕!”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

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孔明听毕,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言讫,叩头流血。

24、谢曹丞相赠箭!——诸葛亮借箭后令将士齐喊25、吾闻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今日乃我死日也。

汝可努力死战——被关羽围困,庞德对顾成何语26、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不解释,名言27、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流传新野民众的歌谣28、恤军士,已经三年。粮草丰足,军器完备,人马雄壮,可以伐魏。

今番若不扫清奸党,恢复中原,誓不见陛下也!——诸葛亮对刘禅语29、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后世对赵子龙的评价30、燕人张飞在此,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张飞桥头大喝31、一凤并一龙,相将到蜀中。才到半路里,凤死落坡东。

风送雨,雨随风,隆汉兴时蜀道通,蜀道通时只有龙某童谣语32、吾视曹操百万之众,如群蚁耳!但我一举手,则皆为齑粉矣!诸葛亮对鲁肃语33、吾虽有功于社稷,必损寿矣!——火烧兀突骨的蛮兵,诸葛亮语34、膺指融曰:“此奇童也。”炜曰:“小时聪明,大时未必聪明。”

融即应声曰:“如君所言,幼时必聪明者。”炜等皆笑曰:“此子长成,必当代之伟器也。”

35、瑜以凡才,荷蒙殊遇,委任腹心,统御兵马,敢不竭股肱之力,以图报效。奈死生不测,修短有命;愚志未展,微躯已殒,遗恨何极!方今曹操在北,疆场未静;刘备寄寓,有似养虎;天下之事,尚未可知。

此正朝士旰食之秋,至尊垂虑之日也。鲁肃忠烈,临事不苟,可以代瑜之任。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倘蒙垂鉴,瑜死不朽矣——周瑜对孙权的遗言36、羽少事皇叔,誓同生死;皇天后土,实闻斯言。

前者下邳失守,所请三事,已蒙恩诺。今探知故主现在袁绍军中,回思昔日之盟,岂容违反?新恩虽厚,旧义难忘。

兹特奉书告辞,伏惟照察。其有余恩未报,愿以俟之异日——关羽留书曹操,去寻刘备37、豫州当日叹孤穷,何幸南阳有卧龙!欲识他年分鼎处,先生笑指画图中——刘备三访诸葛亮,后世的评价38、吾乃常山赵子龙也!!——赵云常胜将军出场台词39、吾今日围猎,欲射一‘马’,误中一‘獐’。

汝。

2.《三国演义》好词好句好段

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司马懿之心,路人皆知 刘备报仇→因小失大 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刘备卖草鞋→有货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刘备见孔明→如鱼得水 刘备上黄鹤楼→胆颤心惊 刘玄德得了赵子龙→甭说多高兴 刘皇叔哭荆州→拿眼泪吓人 刘备杀人→心慈手软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生死之交 刘禅小阿斗→扶不起 孔明弹琴退仲达→好沉著 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孔明斩马谡→明正军纪 隔著门缝看诸葛亮→瞧扁了英雄 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关羽放屁→不知脸红 关云长败走麦城→吃亏全在大意 关公斗李逵→大刀阔斧 关云长不杀张文远→念起旧情 关云长守嫂嫂→情义为重 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 关帝庙求子→拜错了神 关公吃酒→看不出来 关公保刘备→赤胆忠心 关公当木匠→大刀阔斧 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 关公开刀铺→货真价实 关公卖豆腐→货软人硬 关公开凤眼→要杀人 关公走麦城→最后一招 关公面前耍大刀→不自量力 关羽卖肉→没人敢要 关羽放曹操→念旧情 关羽降曹操→身在曹营心在汉 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 关云长流鼻血→红上加红 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 关云长说三国→光说过五关斩六将,不说败走麦城 单刀赴会→声势压人 过五关斩六将→所向无敌 张飞卖刺猬→人强货扎手 张飞卖豆腐→货不硬人硬 张飞战马超→不相上下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张飞烧火→猛灶 张飞讨债→气势汹汹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张飞的胡子→满脸 对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黄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 黄忠射箭→百发百中 黄忠出阵→不服老 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曹操杀人→乱来一气 曹操吃鸡肋食→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曹操诸葛亮→心思不一样 曹操做事→乾乾净净 曹操用人→唯才是举 击鼓骂曹→现开销〔当场指责〕 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蒋干盗书→只知欢喜,忘了中计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蒋干访周瑜→自找麻烦 周瑜打黄盖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两厢情愿〕 许褚战马超→赤膊上阵 徐庶入曹营→一言不发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3.三国演义的好词好句许多

三国演义> 歇后语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 ·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 ·张飞抓耪子–大眼瞪小眼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关公开凤眼–要杀人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貂蝉唱歌–有声有色 ·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关公射黄忠–手下留情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 ·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吕布见貂蝉–迷上了 ·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关帝庙夫人–慌了神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 ·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 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 ·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 –人在心不在 ·关胜战李遣–大刀阔斧 ·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 ·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 ·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 诸葛亮(比喻请的就是你) ·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比喻来之不易) ·周喻打黄盖–装样子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比喻直截了当,不绕弯子) ·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 三国成语 一手包办 【出处】三国志魏志典韦传:「韦一手建之」 一举两得 【出处】三国志魏志臧洪传:「将以安社稷,一举两得。

」 一臂之力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回:「愿助兄一臂之力,共诛国贼。」 一亲芳泽 【出处】曹植洛神赋:「芳泽无加,铅华无御。

」 七步成诗 【出处】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帝深有惭色。 三顾茅庐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下笔成章 【出处】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 不出所料 【出处】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丰在遇中闻主公兵败,抚掌大笑曰:『固不出吾之所料。

』」 不由分说 【出处】三国演义第十三回:「李傕随后掩杀,郭汜兵退,车驾冒险出城,不由分说,竟拥到李傕营中。」 不知所云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 不容偏废 【出处】三国志蜀志魏延传:「不忍有所偏废。」 乘虚而入 【出处】魏志袁绍传:「将军简其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

」 五内如焚 【出处】蔡琰悲愤诗:「奈何不顾思,见此崩五内。」 人生如寄 【出处】魏文帝善哉行:「人生如寄,多忧何为?」曹植仙人篇:「俯观五岳间,人生如寄居。

」 仰人鼻息 【出处】后汉书袁绍传:「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鼓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 伯仲之间 【出处】曹丕典论:「傅说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

」 位极人臣 【出处】吴志孙綝传:「因缘肺腑,位极人臣。」 作奸犯科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 偃旗息鼓 【出处】三国志蜀志赵云传注:「偃旗息鼓,曹军疑有伏兵,引去。 出言不逊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此人出言不逊,何不杀之。

」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出处】三国演义第一回:「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初出茅庐 【出处】据三国演义所载,诸葛亮初出茅庐,佐刘备用兵,观与张飞不服,行事诸多困难。

刮目相待 【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肃附蒙背曰:『吾谓大弟但非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 危在旦夕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回:「天下危在旦夕,陛下尚自与阉宦共饮耶?」 危急存亡之秋 【出处】诸葛亮。

4.求三国演义中的好词100个好句50句

《三国演义》篇首词(临江仙–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赞叹刘备诗: 运筹决算有神功,二虎还须逊一龙。

初出便能垂伟绩,自应分鼎在孤穷。 伤人饿虎缚体宽,董卓丁原血未干。

玄德既知能啖父,争如留取害曹瞒? 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束兵秣马去匆匆,心念天言衣带中。撞破铁笼逃虎豹,顿开金锁走蛟龙。

当时手足似瓜分,信断音稀杳不闻。今日君臣重聚义,正如龙虎会风云。

曹公屈指从头数:天下英雄独使君。髀肉复生犹感叹,争教寰字不三分? 老去花残春日暮,宦游偶至檀溪路;停骖遥望独徘徊,眼前零落飘红絮。

暗想咸阳火德衰,龙争虎斗交相持;襄阳会上王孙饮,坐中玄德身将危。 逃生独出西门道,背后追兵复将到。

一川烟水涨檀溪,急叱征骑往前跳。 马蹄蹄碎青玻璃,天风响处金鞭挥。

耳畔但闻千骑走,波中忽见双龙飞。 西川独霸真英主,坐下龙驹两相遇。

檀溪溪水自东流,龙驹英主今何处! 临流三叹心欲酸,斜阳寂寂照空山;三分鼎足浑如梦,踪迹空留在世间。 曹操军中飞虎出,赵云怀内小龙眠。

无由抚慰忠臣意,故把亲儿掷马前。 宝剑落时山石断,金环响处火光生,两朝旺气皆天数。

从此乾坤鼎足成。 吴蜀成婚此水浔,明珠步障屋黄金。

谁知一女轻天下,欲易刘郎鼎峙心。 蜀主窥吴向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外,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长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赞叹诸葛亮诗: 襄阳城西二十里,一带高冈枕流水:高冈屈曲压云根,流水潺潺飞石髓; 势若困龙石上蟠,形如单凤松阴里;柴门半掩闭茅庐,中有高人卧不起。

修竹交加列翠屏,四时篱落野花馨;床头堆积皆黄卷,座上往来无白丁; 叩户苍猿时献果,守门老鹤夜听经;囊里名琴藏古锦,壁间宝剑挂七星。 庐中先生独幽雅,闲来亲自勤耕稼:专待春雷惊梦回,一声长啸安天下。

一天风雪访贤良,不遇空回意感伤。冻合溪桥山石滑,寒侵鞍马路途长。

当头片片梨花落,扑面纷纷柳絮狂。回首停鞭遥望处,烂银堆满卧龙冈。

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

高皇手提三尺雪,芒砀白蛇夜流血;平秦灭楚入咸阳,二百年前几断绝。 大哉光武兴洛阳,传至桓灵又崩裂;献帝迁都幸许昌,纷纷四海生豪杰: 曹操专权得天时,江东孙氏开鸿业;孤穷玄德走天下,独居新野愁民厄。

南阳卧龙有大志,腹内雄兵分正奇;只因徐庶临行语,茅庐三顾心相知。 先生尔时年三九,收拾琴书离陇亩;先取荆州后取川,大展经纶补天手; 纵横舌上鼓风雷,谈笑胸中换星斗;龙骧虎视安乾坤,万古千秋名不朽! 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

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一天浓雾满长江,远近难分水渺茫。骤雨飞蝗来战舰,孔明今日伏周郎。

七星坛上卧龙登,一夜东风江水腾。不是孔明施妙计,周郎安得逞才能? 周瑜决策取荆州,诸葛先知第一筹。

指望长江香饵稳,不知暗里钓鱼钩。 卧龙南阳睡未醒,又添列曜下舒城。

苍天既已生公瑾,尘世何须出孔明!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五月驱兵入不毛,月明泸水瘴烟高。誓将雄略酬三顾,岂惮征蛮七纵劳。

羽扇纶巾拥碧幢,七擒妙策制蛮王。至今溪洞传威德,为选高原立庙堂。

兵马出西秦,雄才敌万人。轻摇三寸舌,骂死老奸臣。

瑶琴三尺胜雄师,诸葛西城退敌时。十五万人回马处,土人指点到今疑。

孔明妙算胜孙庞,耿若长星照一方。进退行兵神莫测,陈仓道口斩王双。

伏弩齐飞万点星,木门道上射雄兵。至今剑阁行人过,犹说军师旧日名。

谷口风狂烈焰飘,何期骤雨降青霄。武侯妙计如能就,安得山河属晋朝! 长星昨夜坠前营,讣报先生此日倾。

虎帐不闻施号令,麟台惟显著勋名。 空余门下三千客,辜负胸中十万兵。

好看绿阴清昼里,于今无复雅歌声! 先生晦迹卧山林,三顾那逢圣主寻。鱼到南阳方得水,龙飞天汉便为霖。

托孤既尽殷勤礼,报国还倾忠义心。前后出师遗表在,令人一览泪沾襟。

拨乱扶危主,殷勤受托孤。英才过管乐,妙策胜孙吴。

凛凛《出师表》,堂堂八阵图。如公全盛德,应叹古今无! 诸葛先机识魏延,已知日后反西川。

锦囊遗计人难料,却见成功在马前。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数万阴兵绕定军,致令钟会拜灵神。生能决策扶刘氏,死尚遗言保蜀民。

鱼鸟犹疑畏简书,风云长为护储胥。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

管乐有才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 赞叹曹操诗: 曹操奸雄世所夸,曾将吕氏杀全家。如今阖户逢人杀,天理循环报不差。

十万貔貅十万心,一人号令众。

5.求三国演义第45回中的15个好词和10个好句,

1、如饮醇醪(周瑜):形容一个人气量广阔,起源于正史上周瑜对程普的谅解,形容周瑜心胸宽广.2、髀肉复生(刘备):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 3、后患无穷(刘备):指给将来留下的祸患无穷无尽. 4、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合适的环境. 5、三顾茅庐(刘备):形容求才若渴,后用来比喻多次专诚拜访. 6、初出茅庐(刘备):形容刚出来做事,缺乏实际经验,比较幼稚. 7、虎踞龙盘(诸葛亮):形容南京地势的雄伟. 8、集思广益(诸葛亮):指集中众人的意见,扩大工作的效果. 9、鞠躬尽瘁(诸葛亮):形容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10、空城计(诸葛亮):指一种作战方法. 11、望梅止渴(曹操):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 12、捉刀(曹操和手下的名将崔琰):指代人写文章. 13、才占八斗(曹植):形容学问高,文采好. 14、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学高超,文思敏捷. 15、超群绝伦(关羽):形容高出众人之上,没有人能与其相比. 『相关歇后语』曹操食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周瑜打黄盖——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吕布戏貂蝉——英雄难过美人关徐庶进曹营—— 一言不发关公赴会——单刀直入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草船借箭——满载而归孔明挥泪斩马谡——执法如山张飞捉蚂蚱——有劲使不上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6.孔明挥泪斩马谡的读书笔记

看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有感

当我看完了由《三国演义》改编的电视剧,其中“失街亭”一段真是令人扼腕叹息。街亭失守使蜀国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损兵折将,甚是惨重,尽管在事后孔明改变了策略,但也于事无补,由于多年的北伐征战,使蜀国就此开始走向衰落,且是后继无人。究其过错,我以为是孔明在用人上的一个失误。

马谡的骄傲自大、刚愎自用固然是战败的直接原因,但其根本原因以我看在于孔明。面对该书所展示的孔明的神机妙算、料敌如神,我丝毫不感疑惑,应该说,我是被孔明深邃而谨慎的军事才能所打动了,但是不得不承认,孔明在街亭一战中犯了三个无法挽回的错误。

首先,是用人不当,不该派马谡去守街亭。孔明素知马谡自命不凡,言过其实,以致在将令发给他后仍旧放心不下,再三叮咛不要轻敌。既然如此又何必非派不放心的人去守要害之地呢?写到这里,又使我想起关羽败走麦城的几个镜头,孔明同样对他不放心,偏偏却让他去守荆州。古人云:“吃一堑长一智”。可孔明单单放弃赵云等良将去冒这个险,终因在用人上而酿成似乎意料中的悲剧。

其次,是心中无底,也就不该让马谡写军令状。写军令状就意味着倘若战争失败了,必定要斩。虽说马谡自命不凡,不听劝告,执意在山上林木深处下寨,司马懿率兵围山,断其水源,蜀军大败,但他还是一位“深通谋略”的“天下英才”,平日“才气过人,好论军事”,颇有独到见解,故受到孔明重视。可以说,马谡是一位好参谋,可孔明偏偏误用人之短,使蜀国失去一个栋梁之材。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诸葛亮把马谡推上了“断头台”呀。

第三,多事之秋,不该斩马谡。眼见城中仅二千五百名老弱残兵,退守两难,而诸葛亮又挥泪斩马谡,并向后主上表自贬,以右将军行丞相事。正当战争用人之际,孔明正了军法,却失去了一个左膀右臂。且自降三级,别人又能说什么,降与不降级,还不是一样呀,在当时的蜀国,孔明名义上是丞相但是事实上掌管一切行政大权的了,说一不二的。

中国有句古话“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事实确是如此,但是,孔明忽略了。刘备死前谆教,马谡“纸上谈兵,不可重用。”可忠言采讷实施了吗?而孔明为了报答先主三顾茅庐的恩德,“事必躬亲”,事无巨细,不仅使自己日劳成疾,而且使使一些贤士无用武之地,更无机会锻炼治国的能力,这就必然埋没大批人才,使蜀国后继乏人。但就在退兵时智收姜维才开始培养接班人,已经晚矣。孔明是一位千古难得的聪明人,在治国上却有时“聪明反被聪明误”,或者说是治国无方了。“连年动众,未能成功……应变战略,非其所长”。

失街亭使人感叹不已。这千古教训应该多少能给我们一些启示吧。

7.《三国演义》好词好句好段

曹操食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周瑜打黄盖——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吕布戏貂蝉——英雄难过美人关徐庶进曹营—— 一言不发关公赴会——单刀直入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草船借箭——满载而归孔明挥泪斩马谡——执法如山张飞捉蚂蚱——有劲使不上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相关诗句】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曹操 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

–孔明 大丈夫生于天地间,不识其主而事之,是无智也!今日受死,夫何足惜!–田丰 夫处世之道,亦即应变之术,岂可偏执一端? 用兵之道,亦然如此,皆贵在随机应变. –仲达 君知其一、未知其二:秦用法暴虐,万民皆怨,故高祖以宽仁得之。今刘璋暗弱,德政不举,威刑不肃;君臣之道,渐以陵替。

宠之以位,位极则残;顺之以恩,恩竭则慢。所以致弊,实由于此。

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恩荣并济,上下有节。

为治之道,于斯著矣。–孔明 ……主公之言,虽合天理,奈离乱之时,用兵争强,固非一道;若拘执常理,寸步不可行矣。

–庞士元 为将之道:勿以胜为喜,勿以败为忧。——智勇武将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

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周瑜 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忠勇武将 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周瑜 独善其身尽日安,何须千古名不朽!——隐士 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仲达 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曹操 仆虽一介书生,今蒙主上托以重任者,以吾有尺寸可取,能忍辱负重故也。

–陆伯言 袁将军外宽而内忌,不念忠诚。若胜而喜,犹能赦我;今战败则羞,吾不望生矣。

–评袁绍 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评袁绍 (袁绍、刘表)皆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废嫡立庶,舍礼崇爱,–陈寿 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

–仲达评孔明 操平生为人多疑,虽能用兵,疑则多败。–孔明评曹操 将军外托服从之名,内怀疑贰之见,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孔明说孙权 袁绍虽强,事多怀疑不决,何足忧乎!–曹操。

8.有谁能给我10个《三国演义》的好词、好句和歇后语

歇后语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 ·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 ·张飞抓耪子–大眼瞪小眼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关公开凤眼–要杀人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貂蝉唱歌–有声有色 ·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关公射黄忠–手下留情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 ·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吕布见貂蝉–迷上了 ·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关帝庙夫人–慌了神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 ·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 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 ·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 –人在心不在 ·关胜战李遣–大刀阔斧 ·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 ·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 ·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 诸葛亮(比喻请的就是你) ·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比喻来之不易) ·周喻打黄盖–装样子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比喻直截了当,不绕弯子) ·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 三国成语 一手包办 【出处】三国志魏志典韦传:「韦一手建之」 一举两得 【出处】三国志魏志臧洪传:「将以安社稷,一举两得。

」 一臂之力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回:「愿助兄一臂之力,共诛国贼。」 一亲芳泽 【出处】曹植洛神赋:「芳泽无加,铅华无御。

」 七步成诗 【出处】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帝深有惭色。 三顾茅庐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下笔成章 【出处】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 不出所料 【出处】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丰在遇中闻主公兵败,抚掌大笑曰:『固不出吾之所料。

』」 不由分说 【出处】三国演义第十三回:「李傕随后掩杀,郭汜兵退,车驾冒险出城,不由分说,竟拥到李傕营中。」 不知所云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 不容偏废 【出处】三国志蜀志魏延传:「不忍有所偏废。」 乘虚而入 【出处】魏志袁绍传:「将军简其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

」 五内如焚 【出处】蔡琰悲愤诗:「奈何不顾思,见此崩五内。」 人生如寄 【出处】魏文帝善哉行:「人生如寄,多忧何为?」曹植仙人篇:「俯观五岳间,人生如寄居。

」 仰人鼻息 【出处】后汉书袁绍传:「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鼓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 伯仲之间 【出处】曹丕典论:「傅说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

」 位极人臣 【出处】吴志孙綝传:「因缘肺腑,位极人臣。」 作奸犯科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 偃旗息鼓 【出处】三国志蜀志赵云传注:「偃旗息鼓,曹军疑有伏兵,引去。 出言不逊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此人出言不逊,何不杀之。

」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出处】三国演义第一回:「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初出茅庐 【出处】据三国演义所载,诸葛亮初出茅庐,佐刘备用兵,观与张飞不服,行事诸多困难。

刮目相待 【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肃附蒙背曰:『吾谓大弟但非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 危在旦夕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回:「天下危在旦夕,陛下尚自与阉宦共饮耶?」 危急存亡之秋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

9.三国演义的好词好句

.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太史慈语 2.肃曰:“贤弟有擎天驾海之才,四海孰不钦敬?功名富贵,如探囊取物,何言无奈而在人之下乎?” 布曰:“恨不逢其主耳。”

肃笑曰:“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见机不早,悔之晚矣。”

3.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关于杀伯奢一事,曹操对陈宫语 4.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对吕布的夸奖 5. 大丈夫生居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吕布对允语 6. 古人云: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吾三人桃园结义,不求同生,但愿同死。

今虽失了城池家小,安忍教兄弟中道而亡?况城池本非吾有;家眷虽被陷,吕布必不谋害,尚可设计救之。贤弟一时之误,何至遽欲捐生耶!—-刘备语 7. 吾折长子、爱侄,俱无深痛;独号泣典韦也!—-曹操对众将语 8. 十万貔貅十万心,一人号令众难禁。

拔刀割发权为首,方见曹瞒诈术深—-曹操误入麦田,割发代罚,以示惩戒一事 9. 生死无二志,丈夫何壮哉!不从金石论,空负栋梁材。辅主真堪敬,辞亲实可哀。

白门身死日,谁肯似公台!—-对陈宫的赞颂 10. 操曰:“汝为清白,谁为污浊?” 衡曰:“汝不识贤愚,是眼浊也;不读诗书,是口浊也;不纳忠言,是耳浊也;不通古今,是身浊也;不容诸侯,是腹浊也;常怀篡逆,是心浊也!吾乃天下名士,用为鼓吏,是犹阳货轻仲尼,臧仓毁孟子耳!欲成王霸之业,而如此轻人耶?”11. 汉朝无起色,医国有称平:立誓除奸党,捐躯报圣明。极刑词愈烈,惨死气如生。

十指淋漓处,千秋仰异名—-后世对平的赞颂 12. 羽少事皇叔,誓同生死;皇天后土,实闻斯言。前者下邳失守,所请三事,已蒙恩诺。

今探知故主现在袁绍军中,回思昔日之盟,岂容违背?新恩虽厚,旧义难忘。兹特奉书告辞,伏惟照察。

其有余恩未报,愿以俟之异日—-关羽留书曹操,去寻刘备13. 挂印封金辞汉相,寻兄遥望远途还。马骑赤兔行千里,刀偃青龙出五关。

忠义慨然冲宇宙,英雄从此震江山。独行斩将应无敌,今古留题翰墨间—-关羽留书曹操,去寻刘备,后世对关于的评价 14. 吾皇提剑清寰海,创业垂基四百载;桓灵季业火德衰,奸臣贼子调鼎鼐。

青蛇飞下御座傍,又见妖虹降玉堂;群盗四方如蚁聚,奸雄百辈皆鹰扬,吾侪长啸空拍手,闷来村店饮村酒;独善其身尽日安,何须千古名不朽!—-途经卧龙冈,某人唱 15. 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后世对赵子龙的评价 16. 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假使苏秦、张仪、陆贾、郦生复出,口似悬河,舌如利刃,安能动我心哉!—-周瑜对蒋干语17.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

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周瑜唱 18. 赤壁遗雄烈,青年有俊声。弦歌知雅意,杯酒谢良朋,曾谒三千斛,常驱十万兵。

巴丘终命处,凭吊欲伤情—-后世对的周瑜评价19. 岘相连紫翠堆,士元有宅傍山隈。儿童惯识呼鸠曲,闾巷曾闻展骥才。

预计三分平刻削,长驱万里独徘徊。谁知天狗流星坠,不使将军衣锦回 —在落凤坡, 庞统被张任射死后,后世的庞统评价20. 一凤并一龙,相将到蜀中。

才到半路里,凤死落坡东。风送雨,雨随风,隆汉兴时蜀道通,蜀道通时只有龙—某童谣语 21. 龙游沟壑遭虾戏,凤入牢笼被鸟欺—-关羽被孙权围困,后世的评价 22. 先主命内侍扶起孔明,一手掩泪,一手执其手,曰:“朕今死矣,有心腹之言相告!” 孔明曰:“有何圣谕!” 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

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 孔明听毕,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言讫,叩头流血。

23. 昔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今四方分争,兵戈方始,若复废法,何以讨贼耶?合当斩之—-关于挥泪斩马谡一事,诸葛亮语 24. 常山有虎将,智勇匹关张。

汉水功勋在,当阳姓字彰。两番扶幼主,一念答先皇。

青史书忠烈,应流百世芳—后世对赵子龙的评价 25. 臣亮五出祁山,未得寸土,负罪非轻!今臣复统全师,再出祁山,誓竭力尽心,剿灭汉贼,恢复中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昭烈之庙,诸葛亮语26.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关于三国归于晋帝司马炎,为一统之基,后世的评价。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