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情结的佳句

1.乡愁的好词好句 乡愁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啊在里头…

1.乡愁的好词好句

乡愁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啊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作者简介 余光中(1928—),福建永春人,中国台湾当代著名诗人。

出生在中国传统的重阳节,父亲是一名国民党政府官员。抗战期间,举家搬到重庆。

1947年诗人同时考取北京大学和金陵大学,由于不想离开母亲,诗人选择了后者。1949年转入厦门大学。

1950年随全家前往台湾。1951年,诗人得到梁实秋的指点。

1952年诗人从台大毕业,出版其第一部诗集《舟子的悲歌》,反响不大。次年,进部队担任编译官。

1956年,诗人退役,开始在一些学校教书,同时主编《蓝星》等文学杂志;同年9月诗人与表妹范我存结婚。1958年、1966年,诗人两次前往美国。

1974年,诗人前往香港教书,1981年和黄药眠、辛笛等诗人会晤,相互间作了亲切的交流。1992年,他终于盼到了他日思夜想的一天,他与妻子一道,回到家乡故土。

诗人的作品除上面提到的外,还有《蓝色的羽毛》、《白玉苦瓜》、《隔水观音》及散文集《逍遥游》等。

2.求有关于乡愁的优美句段

月是故乡明,华夏民族是最恋家的民族。这种情结折射到文学作品中,体现出的是浓浓的思乡情结,让我们一起进入当代诗人周天侯的《思乡》体验这种感受:“登高楼,望故乡,重重山峦遮眼水东流。梦里泪湿枕头。 思念苦,相思忧,家书怯写离愁。敢问魂魄几时回岳州。”从远古时“狐死必首丘”的传说到前几年才唱红的《常回家看看》,无不展示华夏民族那种浓得化不开的乡情、乡愁。

在“故乡”这两个简单而朴素的方块字中,蕴涵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积淀下来的思想哲学、民风民俗,中国人走到哪里,都会在故乡情结中良久徘徊,别离之愁、思归之渴,这种情结如同生命一样古老而常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几千年来,“乡土情结”几乎是游子的普遍心态,乡愁的音响一直在中国诗传统的城堡上空缭绕。故乡与游子,这似乎是一首永远唱不完的歌。

故乡、故土是长说不衰话题。人们对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甚至是一抔黄土,都寄着深厚的情怀,纵使到了天之涯、海之滨,也难以割舍。一纸乡书,一句乡音,往往让人们激动不已。一部中国文学史,写尽了乡情、乡愁。

屈原感楚国危机而写下《哀郢》;蔡文姬把思乡念土的愁绪,点点滴滴织入《胡笳十八拍》的音符;《古诗十九首》中将近一半的作品写的是有家难归的乡愁;壮志难酬的李白写下中国第一思乡诗《静夜思》。而今,由于人所共知的原因,一弯浅水隔开了大陆与台湾,无所归依的飘零感逐渐演化为对故土,对亲人,对祖国的思念。你看,余光中的《乡愁》,琦君的童年故事,彭邦桢的《月之故乡》,真有唱不尽的乡愁。

3.表现思乡

01.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李白

02.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

03.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孟浩然

04.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

05.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王勃

06.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

07.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

08.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

09.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柳宗元

10.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

11.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

12. 不知何处吹芦菅,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

13.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李白

14. 悠悠兮离别,无因兮叙怀。 ——徐淑

15. 本知人心不似树,何意人别似花离。 ——萧子显

16.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

17.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李白

18. 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晏殊

19.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 ——欧阳修

20.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周紫芝

21. 惆怅晓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 ——韦庄

22.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柳永

23.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柳永

24. 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潆潆。 ——张先

25.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欧阳修

26. 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 ——周邦彦

27.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李清照

28.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李清照

29. 马上离魂衣上泪,真自个、供憔悴。 ——程垓

30.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吴文英

31. 今夜雨,定应化作相思树。 ——刘基

32. 离人无语消魂,细雨斜风掩门。 ——杨慎

33.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李清照

34. 因思人事苦索绕,离愁别恨,无限何时了? ——柳永

35.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

36.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苏轼

37.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白居易

38.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

39.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

40.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

41.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甬

42.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

43.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

44.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王昌龄

45. 这次弟,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

46.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

47.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

48.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

49.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范仲淹

50.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

51.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范仲淹

52.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53.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怀。 ——白居易

54.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维

55. 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

56. 一叶浮萍归大海,为人何处不相逢!

57.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58. 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

59.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

60.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欧阳修

61. 同来玩月人何处?风景依然似去年。 ——赵嘏

62.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

请给我加分!!

4.乡土情结好句赏析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①绮窗②前,寒梅著花③未。 【注解】 ①来日:指动身前来的那天。

②绮窗:雕饰精美的窗子。 ③著花:开花。

【评析】这是一首抒写怀乡之情的诗。原诗有三首,这是第二首。

诗以白描记言的手法,简洁而形象地刻划了主人公思乡的情感。对于离乡游子而言,故乡可怀念的东西很多。

然而诗不写眷怀山川景物,风土人情,却写眷念窗前“寒梅著花未?”真是“于细微处见精神”,寓巧于朴,韵味浓郁,栩栩如生。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牡丹亭》 【说明】这曲词,是《牡丹亭·惊梦》中杜丽娘所唱的妙文。杜丽娘于“姹紫嫣红开遍”之时,看到了“断井颓垣”,想纵是“良辰美景”,也难抵韶光易逝,繁华背后的苍凉,一个“遍”字,看透了人间! 这《牡丹亭》的戏文也让大观园里的黛玉暗自神伤。

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中,黛玉听到梨香院内女孩子们演习《牡丹亭》戏文:“‘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

黛玉听到这八个字,真切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与短暂,嗟叹花自飘零水自流,于是“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 【 洛阳秋风】 秋 思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说明】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借助于细节描写传达主人公的思想感情。

诗中“复恐匆匆说不尽”是写人的心理活动,“行人临发又开封”则是一个有高度典型性的细节,也是心理活动的必然结果。这个生动的细节使抽象的“乡思”变得具体可见。

唐代诗人贾岛(据《全唐诗》四七二卷一作刘皂诗)有诗云:“客舍并州数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他说“我”在并州做客已经数十年了,不分日夜思念的是长安附近的咸阳,如今“我”渡过桑乾河来到更远的地方,回首并州,倒仿佛并州也是我的故乡了 旅次朔方 刘皂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 这是一首写羁旅愁情的七绝。前二句写久客并州的感触。

作者客居并州已十年,十年是一个很长的时间,所积累起来的乡愁,对一个异乡客居的人来说,是煎熬得够难受的,“归心日夜忆咸阳”,深刻地表现了作者日夜思乡的愁苦心情。 可是,命运好象与诗人作对似的,他非但不能回咸阳,反而又踏上更遥远的征程。

后二句接着写北渡桑乾河后的心情。 桑乾河离并州二百余里,由此北行,便是荒寒的朔漠地带,这对诗人来说,无异于是远去天涯,这思乡之情,变得更为深重了。

既是如此,作者为什么不返回故乡,反而要远赴朔方呢?这原因没有点明,但从诗中的“无端”二字,却颇可玩索。“无端”就是无缘无故,没来由之意,也就是自己也弄不清楚是怎么一回事的意思。

果真如此吗?只不过是极其含蓄地表露出一种求取功名富贵未遂、进退两难、身不由己的感慨罢了。当时一般读书人,为了仕宦,不得不离开父母妻子,流寓异乡,甚至到边远地区去游宦。

诗人也是如此。十年以前,他远游并州,只望求得个一官半职,而十年过去了,却依然故我,这对他来讲,心情是很抑郁难堪的。

所以虽然日夜思归,却是有家难归啊!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得不忍受痛苦,另觅出路了。所以他远赴朔方,也还是为了功名富贵,这真是事与愿违了。

但既以心为形役,就只得忍受内心日夜被煎熬的思家的痛苦了。诗中“更渡”二字,正包含有事与愿违之意。

由于离家日远,思乡之情也就更为深切,所以当渡桑乾河北去的时候,诗人不禁回首南望,以至于“却把并州作故乡”了。产生这种心情,看来似乎有点微妙,其实也是非常自然的。

过去作者客居并州十年,只忆念故乡咸阳,觉得并州可厌不如归去,因为并州究竟是他乡,与咸阳相比,感情自然不及对咸阳深。但现在离开并州,远赴朔方,不仅不能回到咸阳,而且连并州也不能回了。

并州在唐代曾称北都,繁荣一时,后设太原府,是著名的城市,与荒寒的朔方相比,近故乡得多,也好得多了。况且作者在并州一住十年,在这长期客居之中,自然也有了感情。

事实上,它在诗人心中,已经成了第二故乡,所以回首南望并州,自然也就感到亲切而怀念起来,正象在并州时忆念咸阳的心情一样了。这种微妙心情,凡是长期羁旅异乡的人,想来都有同感。

这首诗通过移居来抒写羁旅之思,显得宛转曲折,自然真切,富于情味。施补华《岘佣诗话》认为,此诗与李商隐《夜雨寄北》一诗都是“曲折清新,风格相似。”

《挑灯诗话》说:“非东西南北之人,不能道此。”详说甚是。

渡汉江①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②。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解】 ①汉江:即汉水,这里指流经湖北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②岭外:五岭以南的地区,即今广东、广西一带。

【评析】此诗为宋之问从泷州(今广东罗定)贬所逃归,途经汉江时所作。诗人被贬岭外,家中音讯早已中。

5.思乡的好句好段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月 (唐)薛涛 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 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圣诞花殷红如血 开在千里外的城市 空气变得阴冷 清晨妈妈的电话打来,几句叮嘱的声音,苍老温馨,温暖着冻僵的记忆。 这个城市繁华空旷,膨胀着虚浮的快乐,而我,满目荒芜,找寻陌生的熟悉。 你的手伸过来的时候,我隐忍着的疼痛与柔弱,层层蕴开。 你说,该回家了。这里虽繁盛喧嚣,却始终不属于我们。

乡音袅袅,生生扯落我眼底的泪。 没有谁甘愿如游魂 飘浮在异地他乡 让我们朝思暮想的家,日益荒芜颓败,如风烛残年般老人的叹息,声声涕泪。 我们也有意气风发,也是孤傲狂放,不可一世。但心底却始终有道与生俱来的伤口,一触即痛。悲凉的是,我们生长在同一蓝天下同一国土,那土,却有着优劣之分。 有一段心事曾简单晴朗,透着淡淡的蓝。

6.乡愁的名句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5.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大庾岭》 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唐.王维《杂诗三首》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8.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 9.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11.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12.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1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15.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16.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7.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7.关于“乡愁”的句子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啊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作者简介 余光中(1928—),福建永春人,中国台湾当代著名诗人。

出生在中国传统的重阳节,父亲是一名国民党政府官员。抗战期间,举家搬到重庆。

1947年诗人同时考取北京大学和金陵大学,由于不想离开母亲,诗人选择了后者。1949年转入厦门大学。

1950年随全家前往台湾。1951年,诗人得到梁实秋的指点。

1952年诗人从台大毕业,出版其第一部诗集《舟子的悲歌》,反响不大。次年,进部队担任编译官。

1956年,诗人退役,开始在一些学校教书,同时主编《蓝星》等文学杂志;同年9月诗人与表妹范我存结婚。1958年、1966年,诗人两次前往美国。

1974年,诗人前往香港教书,1981年和黄药眠、辛笛等诗人会晤,相互间作了亲切的交流。1992年,他终于盼到了他日思夜想的一天,他与妻子一道,回到家乡故土。

诗人的作品除上面提到的外,还有《蓝色的羽毛》、《白玉苦瓜》、《隔水观音》及散文集《逍遥游》等。 名作赏析 乡愁,在中国的诗歌史上是成千上万首诗表现的主题。

然而,将之作为一个长期写作的主题,在中国文学史上,余光中恐怕还是第一人。在他众多写乡愁的诗中,《乡愁》一诗毫无疑问是流传最广、最为委婉动人的一首。

那一寸见方的邮票承载了诗人小时候的依恋,在互通音讯中诗人获得了母亲的安慰。一张窄窄的船票承载了诗人对爱人的相思和依偎;在来来往往中,诗人填补了感情的缺口,其中滋味自在不言中。

一黄土割断了诗人和母亲的相见。诗人的心归往何处?那乡愁竟是不能圆的梦了!“这头”和“那头”终于走向了沉重的分离,诗人的心一下子沉入了深深的黑暗里。

诗人在这强烈的情感中转入对现在的叙述。现在,那湾浅浅的海峡,竟成了一个古老民族的深深伤痕,也是诗人心中的伤痕,是和诗人一样的千千万万中华子孙的伤痕。

诗的意境在这里突然得到了升华。那乡愁已不仅仅是诗人心中的相思和苦闷,它还是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相思和苦闷。

诗歌由此具有了一种深层的象征意义。那母亲难道不是祖国的象征?那情人难道不是诗人的自喻? 诗人在大千世界之中,精练地提取了几个单纯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这些意象和“这”、“那”简单的词融合在一起,将彼此隔离的人、物、时间和空间紧紧联系在一起,若有若无的距离和联系,给那些整日在相思、别离和相聚间奔波的人们一种强烈的共鸣,给人们一种难以言表的哀愁和欢欣。正如诗人所言:“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

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诗歌以时间的次序为经,以两地的距离为纬,在平铺直叙中自有一种动人心魄的魅力,引起人们无限的哀愁,无尽的相思。 诗歌在艺术上呈现出结构上的整饰美和韵律上的音乐美:在均匀、整齐的句式中追求一种活泼、生机勃勃的表现形式;在恰当的意象组合中完美地运用了词语的音韵,使诗歌具有一种音乐般的节奏,回旋往复,一唱三叹。

诗人就是用自己真实的感受,用音乐般的语言唱出了心中对祖国和祖先的深深眷恋之情。这种融合了中国传统审美特征的现代诗风在台湾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可以说,余光中的诗使得台湾诗坛的现代诗臻于成熟。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故乡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春酒》 小时候 过年是一杯甜甜的春酒 酒中浸润着我的幸福与娇羞 长大后 回忆是一杯苦涩的春酒 酒杯载着我满满的情与愁而如今 到哪里去找我家乡的春酒 清清的 香香的 沾着母亲味道的 哪怕是一指甲缝的春酒 故乡的酒 过年的酒 游子心中醉人的酒哟朋友 别忘了 出门在外 也给自己斟一杯人生的春酒 推荐阅读表现海外游子思乡的文学作品:琦君《故乡的桂花雨》、琼瑶《剪不断的乡愁》、萧乾《枣核》、余光中、席慕容的《乡愁》和舒兰的《乡色酒》。

8.乡愁的名句

1,《静夜思》唐代 李白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2,《秋思》唐代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译文: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身居洛阳城内的游子,不知家乡的亲人怎么样了;写封家书问候平安,要说的话太多了,又不知从何说起。

3,《乡思》宋代 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译文:人们说,那太阳落山的地方就是天涯,我竭力朝天涯眺望,也没法看到我的家。

4,《邯郸冬至夜思家》唐代 白居易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译文:我相信,家中的亲人今天会相聚到深夜,还应该谈论着我这个远行人。

5,《春望》唐代 杜甫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译文: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