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会常用到的文言短句

1.求日常生活中可以用到的文言短句 1、何所 表疑问的固定结构。 是“所……者为何”的移位和压缩。可译为“……的(人、事、物)是什么”。 ①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

1.求日常生活中可以用到的文言短句

1、何所 表疑问的固定结构。

是“所……者为何”的移位和压缩。可译为“……的(人、事、物)是什么”。

①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译文:问姑娘想的是什么,问姑娘思念的是什么。

② 卖炭得来钱何所营?(白居易《卖炭翁》)译文:卖炭得来得钱谋求的是什么? 2、何如 (1)代词性固定结构。常用于询问动作行为的方式或事物的性状。

可译为“怎么样”。 (2)表示比较的固定结构。

可译为“比……怎么样”。同义结构还有“何若”、“奚如”、“胡如”、“奚若”等。

①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司马迁《鸿门宴》)译文:樊哙说:“今天的情况怎么样?” ② 王以为何如其父?(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大王认为(赵括)比他的父亲怎么样? 3、然则 连词性固定结构。“然”承接上文,“则”表示推断。

可译为“既然这样,那么”。 ① 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范仲淹《岳阳楼记》)译文:入朝为官要担忧,退处江湖也要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能快乐呢? ② 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译文:既然这样,那么小国本来就不可以抵挡大国,人数少的本来就不可以抵挡人数多的,势力弱的本来就不可以抵挡势力强的。 4、是以(以是) 表示结果的固定结构。

可译为“因此”。同义结构还有“以此”、“是用”、“用是”、“用此”、“是故”、“以故”。

① 此皆良实,智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诸葛亮《出师表》)译文:这些都是善良诚实、意志忠贞纯正的人,因此先帝选拔出来留给陛下。

② 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公子前往而我竟没有相送,因此知道公子会因为感到遗憾而再回来的。

5、有所……、无所…… 这是两个意义相反的固定结构。“有”、“无”是动词,“所……”是“所”字短语作“有”或“无”的宾语。

可分别译为“有……的(人、事、物)”、“没有……的(人、事、物)” ① 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国家。(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将军在外(作战),国君的命令(也)有不接受的,以求便利国家。

②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司马迁《鸿门宴》)译文:财物没有拿取的,妇女没有宠幸的。

6、有以……、无以…… 这是两个意义相反的固定结构。它们用在谓语动词前,相当于助动词的作用。

可分别译为“有用来……的(人、事、物)”、“没有……的(人、事、物)”。 ①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荆轲刺秦王》)译文:我才能够有用来报答太子的(机会)。 ②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译文:所以不积累小步,就没有用来到达千里的(办法);步汇聚细流,就没有用来成为江海的(办法)。 7、……孰与(若)…… 表示比较和选择取舍的固定结构。

只表示比较时可译为“与……相比,谁(哪一样)……”。表示比较之后进行选择取舍时可译为“哪比得上”;这种情况,还可以与选择连词“与其”配合使用,译为“与其……不如……”。

① 吾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漂亮? ② 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柳宗元《童区寄传》)译文:做两个人的童仆,哪里比得上做一个人得童仆? 8、……之谓也 表示总结性判断得固定结构。其中“之”时标志宾语前置的结构助词;“谓”是动词,“说”的意思;“也”是表判断的语气助词。

可译为“说的就是……”。 ① 诗云:“他人有心,子忖度之。”

——夫子之谓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译文:《诗》里面讲过:“别人有想法,我能猜中它。”

——(这话)说的就是您这样的人。 如果“之谓”位于句中,宾语在“谓”的后边,这是另一种固定结构。

可译为“……叫作……”、“……称作……”。 ② 此之谓失其本心。

(孟子《鱼我所欲也》)译文:这叫作失去了他的羞耻之心。 9、如……何、若……何、奈……何 都是表示怎样对待或处置某人或某事的固定结构。

其中“如”、“若”、“奈”是动词,含有“对付”、“处置”、“办理”一类意思;“何”是补语,作“怎么”、“怎样”讲;中间插入的成分作“如”、“若”、“奈”的宾语。可译为“把……怎么样”、“对……怎么办”。

①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译文:凭你的力量,并不能削平魁父这座小山,(又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 ② 虞兮虞兮奈若何?(司马迁《项羽本纪》)译文:虞姬啊虞姬,对你怎么办? 10、何……为(wéi)、何以……为(wéi) 都是表示询问或反问的固定结构。其中“何”是疑问代词,可用“安”、“奚”、“曷”等词来代替;“以”是动词,“用”的意思;“为”是表示疑问的语气词。

前者可译为“为什么(要)……呢”、“怎么……呢”,后者可译为“哪里用得着……呢”、“要……干什么呢”。 ①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译文:现在人家正是刀和砧板,我们是鱼肉,为什么要告。

2.日常生活中常引用的文言语句

每逢提起古文,现代年轻人都会对那些艰涩的古文句子,望文生畏、搔首挠耳。

其实,很多古文句子就在我们生活的口头语中,请看看下面几句话:

“这次评职称评上评不上,我不在乎!”

“你哇啦哇啦说了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

“我只是说说而已,瞧你那个样子,急什么?”

“今年年景好,牛二哥收了个大囤满小囤流,有点忘乎所以了。”

“大嫂,你别着急,等你儿子上了高中,课程紧了,自然而然就知道认真念书了。”

这样的句子还很多,这都是非常普通的日常口语,不用解释,任何人都能听懂。其实里面都含着“古文言”短句。“在乎”,“所以然”,“说说而已”,“忘乎所以”,“自然而然”。

我们不妨叫一下真儿,什么叫“在乎”?词典的解释是:在意,介意,在于。“乎”在这个词里是什么意思?什么叫“所以然”?词典的解释是:指为什么是这样的原因和道理。那么“然”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其实这些文言用词,在古文里是比比皆是的,“乎”“然”“而已”“胡”“恶”等等,都是出现频率很高的文言用词,如今用到口语中,只是司空见惯罢了,人们先用,并不关心怎样解释。就好像生活中,用棍子撬动西,会用就行,没必要先学会物理学的“杠杆原理”,再来撬动西。老农拉着自己产的蔬菜到集市上去卖,市面上蔬菜少就贵点,蔬菜多就贱点,没有必要先学会经济学的“市场规律”,再来卖菜。

再比如,平时说的“画画”,“尿尿”,“写写”,“算算”。。。人们说这些词时,立刻就明白是什么意思,并不关心什么这两个字虽然相同,但是第一个字是“动词”,第二个字是“名词”。

也许再过两千年,当今的语言习惯,就成了古文。“救火”?什么意思?火快熄灭了的时候,加点燃料救一下?“打扫卫生”?什么意思?把“卫生”打扫掉,把屋子弄得更脏一些?88?就是八十八嘛!怎么成了再见的意思?

真是不敢展望呢!

3.求古文里经典的句子.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湛奥》)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5.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团将愁苦而终穷。

(屈原《涉江》)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10.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楚辞(离骚》)11.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对楚王问》)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13.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左传·僖公十年》)1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15.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僖公五年》)16.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1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赵策))18.亡羊补牢,犹未迟也。

(《战国策·楚策》)19.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2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六十四章))2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五十八章))22.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七十三章))2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2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2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26.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微子))2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2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2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3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两》)3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3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33.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3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35.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36.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八佾))3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3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39.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4O.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谁北则为枳。

(《晏子春秋》)41.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孟子·尽心上))4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4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4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4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公孙丑))46.生于优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于下》)4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48.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49.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50.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苟子·劝学))5l.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提,与之俱黑。(《苟子·劝学》)52.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韩非子·喻老》)53.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吕氏春秋·尽数))54.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杂记))55.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礼记·杂记下》)5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57.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58.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汉书·董仲舒传》)59.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间训》)60.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史记·太史公自序》)6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62.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淮阴侯列传》)63.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史记》)64.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史记·项羽本记》)65.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记》)66.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史记·项羽本记》)67.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史记·滑稽列传》)68.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国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司马迁《报任安书》)69.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班固《汉书》)70.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家则无徒。

(班固《汉书·东方朔传》)。

4.谁知道文言文中的人生哲理句子

1、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2、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

3、造物之前,必先造人。

4、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5、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

6、赚钱之道很多,但是找不到赚钱的种子,便成不了事业家。

7、蚁穴虽小,溃之千里。

8、最有效的资本是我们的信誉,它24小时不停为我们工作。

9、绊脚石乃是进身之阶。

10、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

11、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

12、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

13、人之所以有一张嘴,而有两只耳朵,原因是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

14、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15、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16、你的脸是为了呈现上帝赐给人类最贵重的礼物——微笑,一定要成为你工作最大的资产。

17、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18、世上并没有用来鼓励工作努力的赏赐,所有的赏赐都只是被用来奖励工作成果的。

19、即使是不成熟的尝试,也胜于胎死腹中的策略。

20、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21、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

22、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

23、上帝助自助者。

24、怠惰是贫穷的制造厂。

25、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26、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须种植更多的玫瑰树。

27、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28、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29、回避现实的人,未来将更不理想。

30、先知三日,富贵十年。

31、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32、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一步步艰辛地向上攀爬的。

33、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34、坚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

35、夫妇一条心,泥土变黄金。

36、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37、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

38、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

39、忍耐力较诸脑力,尤胜一筹。

40、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

41、两粒种子,一片森林。

42、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43、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44、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45、未曾失败的人恐怕也未曾成功过。

46、人生伟业的建立 ,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47、挫折其实就是迈向成功所应缴的学费。

48、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49、忘掉失败,不过要牢记失败中的教训。

50、不是境况造就人,而是人造就境况。

5.关于人生境界的半文言文句子

关于人生境界的文言文句子,当推清代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人生三境界说”。

原文是: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翻译成现代汉语是:从古至今成就大事业、大学问的人,一定要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第一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第二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这是第三种境界。这样的语言不是大词人都不能够说出来。

但是就用这意思来解释这几首词,恐怕晏殊、欧阳修等人是不会赞同的。王国维巧妙的引用三位大词人的名句来说明做学问、作大事必须要经历的三境界,这可看作是一个人要想在某件事上获得成功必须经历的三阶段。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出自北宋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在西风的狂吹下,枝繁叶茂的绿树也开始凋谢了,表示形式非常危急,环境十分恶劣,在这种状态下作者夜不成眠,辗转反侧,为自己前途命运无比担忧,但他并没有丧失信心,因此颓废,而是想要努力克服困难,力求上进,争取找到自己的前进方向。于是,作者愤然起身,独上高楼,高瞻远瞩,想要望尽天涯海角,找到前进的路。

在这一境界中,可以看做人涉世不久,对人生的无比迷茫,正如现在刚毕业的大学生。但是在迷茫中有多少人因此而坠入歧途,自暴自弃,人生路漫漫,我们也应该上下而求索。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一句话:“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出自北宋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词人所忧之事,是“相思”。

而王国维却把它联系到人生,做一件事能专一到这种地步,不成功都难。继第一阶段的迷茫之后,这一阶段便有了目标。

在追逐目标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的困难,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即使被折磨得瘦骨伶仃,形容憔悴,也始终不放弃自己的目标,一往直前。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

回首蓦见(原词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出自南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寻觅了千百次,却在无意间看到那人在灯火阑珊处。在苦苦追寻,历经磨难之后,总算看到惊喜了,之前的付出都有了回报。

在人生的旅途中,在追求成功的路上,我们时常会陷入迷茫、困惑、苦恼中,甚至怀疑自己有没有选错目标,还该不该坚持下去,这些都很正常的,毕竟成功是不容易的。在这场旅途中,必定有很多人中途放弃,成功总是不经意间到来,这是一个人历尽千辛万苦之后上天赐予的惊喜。

迷茫—目标—坚持—成功。做学问是这样,人生也是这样。

前方路漫漫,不管你属于哪个阶段,我们都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