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歌怎么读(敕勒歌怎么读)

文|美黛 现在很多人都在说乡愁。什么是乡愁?乡愁是童年能看到的山和水,是梦里萦绕的老房子和老井,是茶和饭的贫乏,是鸡鸣狗叫;乡愁是故乡注入我们基因的灵魂、感情、根、精神、力量。我们…

文|美黛

现在很多人都在说乡愁。什么是乡愁?乡愁是童年能看到的山和水,是梦里萦绕的老房子和老井,是茶和饭的贫乏,是鸡鸣狗叫;乡愁是故乡注入我们基因的灵魂、感情、根、精神、力量。我们看《季乐歌》的时候,不也唱出了季乐人和游牧民族的乡愁吗?

据记载和传说,东魏权臣高欢率军围攻西魏御笔。久攻不下,军队损失惨重,士气低落,谣传高欢中箭,奄奄一息。为了鼓舞士气,高欢召集士兵在露天大营设宴,让名将赤乐进唱《赤乐颂》。歌曲一响起,就激起了赤乐川战士们的思乡之情,引起了共鸣。包括高欢在内的所有士兵都热泪盈眶,激动不已。回顾历史,这是多么慷慨悲壮感人的一幕。《季乐歌》直击人心,抓住了人们的灵魂。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典型的“走心”歌。

在我眼里,“季乐哥”还是草原风。这里的“风”,就是《诗经》里的“风”。《诗经》中,从民间收集的诗歌称为“国风”。来自草原的《季乐歌》描绘了游牧民族的故乡,是季乐人民用马蹄铁和马鞭谱写的诗篇,是一曲壮丽、清新、自然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草原交响曲。这当然是草原之风。

我们读南朝齐梁辞赋都知道,齐梁辞赋过分追求华丽的形式和华丽的文风,以至于“采艳词”。而《季乐歌》则朴实无华,不拘一格,不求对抗,不浑不落俗套,呈现出一种潇洒、高亢、悠远的气象,如从辽阔的原野上吹来的清新之风,又似旷野中的清风。所以宋代诗人黄庭坚说它是“奇言怪语,掩人耳目”;宋代诗人王拙称赞它“奏出自然之美”;明代诗人王世贞称赞其为“一时乐府之冠”;而胡应麟在《邱实》中说“敕勒歌有汉魏之风”,都属于肯的意见。

在中国古代,诗与歌是密不可分的。诗是歌,歌是诗。因此,诗歌的审美性和音乐性就成了极其重要的标准。再来看只有27个字的《敕勒川》:“敕勒川,阴山下。像一个圆顶,笼子覆盖了四个领域。天空灰暗而狂野。风吹草动见牛羊。”姑且说是“3437字”。前两句三个字,第三四句四个字,第五六句三个字,最后一句七个字。即使不谱曲,轻轻一背,也会有一种层次不齐的感觉,自然舒服。此外,《诗经》中常用的“绿”“无垠”之类的叠字,让你感觉更加铿锵、有节奏、悠扬、美妙。文学评论家经常把诗歌归类为可供阅读的文学。我觉得诗歌应该是唱给听的文学。一首好诗当然是一首能满足人们耳朵的好歌好曲。奇勒格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所以评价诗歌,文学性和音乐性都要重视。

文艺上经常讲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结合,我觉得《敕勒歌》就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的典范。《敕勒川,阴山脚下》讲的是敕勒川的地理位置,是写实的。“天苍苍,野茫茫”,描绘了蓝天空和一望无际的草原如画卷般壮丽。多么浪漫,多么豪迈!“风吹草动,你看牛羊”又回到了现实。可以说,这首诗在虚实的切换中,堪称娴熟自然流畅。

今天的蒙古族长调和众多的草原歌曲,在创作风格和写实与写意的结合上都或多或少受到了《季乐歌》的影响,都有《季乐歌》的影子。北朝时,有很多像《季乐歌》这样的民歌,但流传下来并被反复吟诵的只有《季乐歌》和《木兰诗》。“慷慨歌谣永不传,穹顶自然。中州英气已去阴山敕勒川。”在鲜卑族后裔元好问看来,只有《敕勒歌》能流传下来,是因为前代的慷慨大度和中原豪迈雄浑的文学传统。所以我觉得今天对《敕勒歌》的评价似乎更高,应该放在中国文学殿堂更高的位置。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